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
作者:朝代:宋代
苏轼 - 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 - 原文
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的全文是什么? 苏轼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txt在线预览
休辞醉倒,花不看开人易老。莫待春回,颠倒红英间绿苔。
苏轼 - 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 - 作者及朝代等信息
问题: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的作者是谁?
答案: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的作者是苏轼, 苏轼除了将进酒,还有其它作品,如: 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; 念奴娇·赤壁怀古; 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; 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; 江城子·密州出猎;
问题: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是哪个朝代的作品?
答案: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是宋代创造的
基本信息 | 描述 | 更多 |
---|---|---|
作者 | 苏轼 | 更多苏轼文章 |
朝代 | 宋代 | 更多宋代作品 |
苏轼 - 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 - 译文
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翻译及解析 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白话文
黄莺开始啼叫,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;细雨蒙蒙,珍贵如油,滋润着草木,那刚刚长出的春草,远看一片嫩绿,近看却仿佛消失了。
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,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,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。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,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。
参考资料:
苏轼 - 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 - 词语解释
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重点词语解释, 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难点解释
词语 | 词语解释 |
---|---|
初: | 刚刚。 |
解: | 能、知道。 |
语: | 这里指莺鸣,娇啼婉转,犹如说话。 |
酥: | 酥油。 |
近却无: | 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。 |
休辞: | 不要推托。 |
颠倒: | 纷乱。 |
红英: | 落花。 |
参考资料:
苏轼 - 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 - 创作背景
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写作背景, 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历史背景是什么? 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写作时间及背景
问题: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写于何时?
答案: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写于宋代
《减字木兰花》约作于宋仁宗嘉祐八年(1063年)二月。东坡时年28岁。此时,东坡以覃恩迁大理寺寺丞。赴任途中,过宝鸡,重游终南山。其弟子由闻之,寄《闻子瞻重游终南山》诗,东坡次韵,并作此词以寄。
参考资料:
苏轼 - 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 - 简析
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文学短评
整首词可以这样理解: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,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。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,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,在微雨里,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,只有遥远望去,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。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。花是不经开的,人是容易老的。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,你我颠倒唏嘘、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、绿苔如茵之间。
从词中“莺初解语”的“初”字,“微雨”的“微”字,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等语句可以看出,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早春(或初春)。这与韩愈原诗的意思相符。
如果把春天分成早春、阳春、晚春的话,那么在花开花落的特征上,与人生的兴衰就有可比性。根据韩愈的意思,早春就是春天中最好的时令,苏轼采用了这一说,并且说要在这个时候“醉倒”,不要等待落花时节,触目伤怀,颠之倒之。那么,读者可以揣测: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,及时把握青春年华,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,及时行乐,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,无所作为,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。
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站务邮箱:gushiwen@laiy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