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s
行香子·过七里濑
作者:朝代:宋代
苏轼 - 行香子·过七里濑 - 原文
行香子·过七里濑的全文是什么? 苏轼行香子·过七里濑txt在线预览
一叶舟轻,双桨鸿惊。水天清、影湛波平。鱼翻藻鉴,鹭点烟汀。过沙溪急,霜溪冷,月溪明。
重重似画,曲曲如屏。算当年、虚老严陵。君臣一梦,今古空名。但远山长,云山乱,晓山青。
重重似画,曲曲如屏。算当年、虚老严陵。君臣一梦,今古空名。但远山长,云山乱,晓山青。
苏轼 - 行香子·过七里濑 - 作者及朝代等信息
问题:行香子·过七里濑的作者是谁?
答案:行香子·过七里濑的作者是苏轼, 苏轼除了将进酒,还有其它作品,如: 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; 念奴娇·赤壁怀古; 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; 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; 江城子·密州出猎;
问题:行香子·过七里濑是哪个朝代的作品?
答案:行香子·过七里濑是宋代创造的
基本信息 | 描述 | 更多 |
---|---|---|
作者 | 苏轼 | 更多苏轼文章 |
朝代 | 宋代 | 更多宋代作品 |
苏轼 - 行香子·过七里濑 - 译文
行香子·过七里濑翻译及解析 行香子·过七里濑白话文
乘一叶小舟,荡着双桨,像惊飞的鸿雁一样,飞快地掠过水面。天空碧蓝,水色清明,山色天光,尽入江水,波平如镜。水中游鱼,清晰可数,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;水边沙洲,白鹭点点,悠闲自得。白天之溪,清澈而见沙底;清晓之溪,清冷而有霜意;月下之溪,是明亮的水晶世界。
两岸连山,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,如画景;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,如屏风。笑严光当年白白地在此终老,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。皇帝和隐士,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,只留下空名而已。只有远山连绵,重峦叠嶂;山间白云,缭绕变幻;晓山晨曦,青翠欲滴。
参考资料:
1、
唐圭璋 等 .唐宋词鉴赏辞典(唐·五代·北宋)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8 :710-711 .
2、
陆林编注 .宋词 .北京 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,1992 :73-74 .
3、
李静 等 .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华文出版社 ,2009 :255-256 .
苏轼 - 行香子·过七里濑 - 词语解释
行香子·过七里濑重点词语解释, 行香子·过七里濑难点解释
词语 | 词语解释 |
---|---|
行香子: | 词牌名。 |
七里濑: | 又名七里滩、七里泷,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里。钱塘江两岸山峦夹峙,水流湍急,连绵七里,故名七里濑。濑,沙石上流过的急水。 |
一叶: | 舟轻小如叶,故称“一叶”。 |
湛(zhàn): | 清澈。 |
藻鉴: | 亦称藻镜,指背面刻有鱼、藻之类纹饰的铜镜,这里比喻像镜子一样平的水面。藻,生活在水中的一种隐花植物。鉴,镜子。 |
鹭: | 一种水鸟。 |
汀(tīng): | 水中或水边的平地,小洲。 |
屏: | 屏风,室内用具,用以挡风或障蔽。 |
严陵: | 即严光,字子陵,东汉人,曾与刘秀同学,并帮助刘秀打天下。刘秀称帝后,他改名隐居。刘秀三次派人才把他召到京师。授谏议大夫,他不肯接受,归隐富春江,终日钓鱼。 |
君臣: | 君指刘秀,臣指严光。 |
空名: | 世人多认为严光钓鱼是假,“钓名”是真。这里指刘秀称帝和严光垂钓都不过是梦一般的空名而已。 |
参考资料:
1、
唐圭璋 等 .唐宋词鉴赏辞典(唐·五代·北宋)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8 :710-711 .
2、
陆林编注 .宋词 .北京 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,1992 :73-74 .
3、
李静 等 .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华文出版社 ,2009 :255-256 .
苏轼 - 行香子·过七里濑 - 创作背景
行香子·过七里濑写作背景, 行香子·过七里濑历史背景是什么? 行香子·过七里濑写作时间及背景
问题:行香子·过七里濑写于何时?
答案:行香子·过七里濑写于宋代
这首词作于公元1073年(宋神宗熙宁六年)春二月。苏轼时任杭州通判,巡查富阳,由新城至桐庐,乘舟富春江,经过七里濑时作此词。
参考资料:
1、
唐圭璋 等 .唐宋词鉴赏辞典(唐·五代·北宋)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8 :710-711 .
2、
李静 等 .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华文出版社 ,2009 :255-256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