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s

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

作者:苏轼朝代:宋代

苏轼 -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- 原文

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的全文是什么? 苏轼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txt在线预览

梧桐叶上三更雨。惊破梦魂无觅处。夜凉枕簟已知秋,更听寒蛩促机杼。
梦中历历来时路。犹在江亭醉歌舞。尊前必有问君人,为道别来心与绪。

苏轼 -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- 作者及朝代等信息

问题: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的作者是谁?

答案: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的作者是苏轼, 苏轼除了将进酒,还有其它作品,如: 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; 念奴娇·赤壁怀古; 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; 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; 江城子·密州出猎;

问题: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是哪个朝代的作品?

答案: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是宋代创造的

基本信息描述更多
作者苏轼更多苏轼文章
朝代宋代更多宋代作品

苏轼 -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- 译文

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翻译及解析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白话文


三更时分,夜雨点洒在梧桐树叶上,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将我从好梦中惊醒,梦中场景再也找寻不到。睡在竹席上,感受到夜的微凉知道秋天已经来到,更是听到寒蛩不停地叫着,似乎在催促妇人快纺布。
梦中来时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现在眼前,我似乎还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。酒杯面前一定有询问你的人,是为了诉说离别之后的心绪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石声淮.东坡乐府编年笺注: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0:376
2、 朱靖华.苏轼词新释辑评:中国书店,2007:1184-1185
3、 邓绍基.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:苏轼:大连出版社,1998:245

苏轼 -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- 词语解释

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重点词语解释,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难点解释

词语词语解释
木兰花令:词牌名,双调,五十六字,七言八句,上、下片名四句三仄韵。
造口:又名皂口,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处,滨赣江。
子由:作者弟弟苏辙之字。
才叔:不详。
三更: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,言夜深。
无觅处:无地有可探寻。
簟:竹席。
蛩:蟋蟀,又名促织。
促:催促。
机杼:织布机与梭子,这里代指织布。
历历:清楚明白。
尊:通“樽”,酒杯。
问君人:知心人问你。
心与绪:心思、心事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石声淮.东坡乐府编年笺注: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0:376
2、 朱靖华.苏轼词新释辑评:中国书店,2007:1184-1185
3、 邓绍基.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:苏轼:大连出版社,1998:245

苏轼 -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- 赏析

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内容赏析,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修辞手法赏析

  这首词的上片写夜半惊魂,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,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。全词点化运用前人词句,巧妙传达了思弟之离情苦。寓情于景,于物有情;如夜凉知秋,如寒蛩促机;朴中见真,实中见情。然而,仍不免有“惊魂未定”,“岂谓天幸,得存此生”的余悸潜于词中。

  上片写夜半惊魂,向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。词是从“梧桐叶上三更雨”写起的。他巧妙地点化运用了唐代温庭筠《更漏子》词来抒发其贬怨离情的。词是这样写的:“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。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。”无独有偶。也正是夜半三更,一场秋雨,惊破了东坡的梦魂。温说:“不道离情正苦”,作者说:“惊破梦魂无觅处”。除了“离情”,他眼前一切皆空。京都无处觅,“穷达”成幻影。

  “夜凉枕覃已知秋,更听寒蛰促机抒。”名写秋凉,实写人凉。进一步从感觉上和听觉上渲染了他此时此地的凄凉心境。秋夜本来含有凉意,睡在竹床上更觉冰凉,感到大自然的寒秋到来了,人世间的寒秋到来了。然而,此时作者又产生了泰然心态,听到了一种特别亲切和谐的声音:“更听寒蛋促机杼。”东坡前往惠州,身不由己,处境苍凉。在此窘况下,他首先想到的竟然是人民的生产和生活,竟然如寒蛰那样催促着农妇早起织布。这是东坡爱民的可爱的品格。

  下片,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。在上半夜人睡时,“梦中历历来时路”。走这条遥远而漫长的路,要历经河北、河南、江苏,然后进人江西。一路风尘,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。到达虔州,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。宴会虽小,可雄风不减当年。

  “江亭醉歌舞”,“尊前”又遇知己人。“别来”不寻常,人人必有“心与绪”。三句不离行,仍是和友人话兄弟情、未竟业。最后一语,与上片最后一语照应,如出一辙,实为作者出世思想的进一步升华。时至暮年,作者仍壮心不已,诚为可贵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朱靖华.苏轼词新释辑评:中国书店,2007:1184-1185

苏轼 -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- 创作背景

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写作背景,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历史背景是什么? 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写作时间及背景

问题: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写于何时?

答案:木兰花令·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写于宋代

  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94年(宋哲宗绍圣元年)八月。是时,作者由定州贬往英州(未至,又贬)、惠州。途中,经江西虔州。八月七日上惶恐滩,抵虔州,登郁孤台,夜宿造口。三更半夜,被雨惊醒。即历史陈迹,怀思古幽情,陈处境之凄凉,寄兄弟之深情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石声淮.东坡乐府编年笺注: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0:376
2、 朱靖华.苏轼词新释辑评:中国书店,2007:1184-1185
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