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s

鹧鸪天·代人赋

作者:辛弃疾朝代:宋代

辛弃疾 - 鹧鸪天·代人赋 - 原文

鹧鸪天·代人赋的全文是什么? 辛弃疾鹧鸪天·代人赋txt在线预览

晚日寒鸦一片愁。柳塘新绿却温柔。若教眼底无离恨,不信人间有白头。
肠已断,泪难收。相思重上小红楼。情知已被山遮断,频倚阑干不自由。

辛弃疾 - 鹧鸪天·代人赋 - 作者及朝代等信息

问题:鹧鸪天·代人赋的作者是谁?

答案:鹧鸪天·代人赋的作者是辛弃疾, 辛弃疾除了将进酒,还有其它作品,如: 青玉案·元夕; 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; 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; 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; 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;

问题:鹧鸪天·代人赋是哪个朝代的作品?

答案:鹧鸪天·代人赋是宋代创造的

基本信息描述更多
作者辛弃疾更多辛弃疾文章
朝代宋代更多宋代作品

辛弃疾 - 鹧鸪天·代人赋 - 译文

鹧鸪天·代人赋翻译及解析 鹧鸪天·代人赋白话文

落日里寒鸦归巢,一片伤心景色。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。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,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。
离肠寸断,泪流难收。怀着相思之情,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。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,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,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杨 忠.辛弃疾词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131-133
2、 刘默.宋词鉴赏大全集(下)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2:488-489

辛弃疾 - 鹧鸪天·代人赋 - 词语解释

鹧鸪天·代人赋重点词语解释, 鹧鸪天·代人赋难点解释

词语词语解释
鹧鸪天:小令词调,双片五十五字,上片四句三平韵,下片五句三平韵。唐人郑嵎诗“春游鸡鹿塞,家在鹧鸪天”,调名取于此。又名“思佳客”“思越人”“剪朝霞”“骊歌一叠。
晚日:夕阳。
新绿: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。
教:使,令。
眼底:眼中,眼睛跟前。
白头:犹白发。形容年老。
情知:深知;明知。
阑干:栏杆。阑。同“栏”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杨 忠.辛弃疾词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131-133
2、 刘默.宋词鉴赏大全集(下)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2:488-489

辛弃疾 - 鹧鸪天·代人赋 - 赏析

鹧鸪天·代人赋内容赏析, 鹧鸪天·代人赋修辞手法赏析

  “晚日寒鸦”,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。“晚日”的余辉染红天际,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,这是空间。夕阳愈来愈淡,夜幕即将降落,这是时间。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,就在这空间、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

  “柳塘”之后缀以“新绿”,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:塘周柳丝摇金,塘中春波涨绿,已够赏心悦目了;那料到在此基础上,又加上“温柔”一词。相对于严冬而言,初春的水显得“温”,所谓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。但说它“温柔”,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,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。这感情异常微妙,耐人寻味。凭借我们的经验:那一塘春水,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,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。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,就自然感到“温柔”,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“温柔”了。

  “柳塘新绿”,春光明丽,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,永不分离,便青春永驻,不会白头。

  “若教眼底无离恨,不信人间有白头。”心绪何等低回宛转,笔致何等摇曳生姿!“无离恨”是假设,不“白头”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。可如今呢?假设未能成立,“白头”已是必然,于是下片紧承“离恨”、“白头”,以“肠已断,泪难收”开头,尽情吐露,略无含蓄。当感情如洪水暴发,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,是不可能含蓄、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。

  “相思重上小红楼”一句,妙在一个“重”字。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,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。开始是望得见的,后来就只见“晚日寒鸦”,望不见人影了。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,望不见人影,还要望,因而“重上小红楼”。晚日寒鸦一片愁,柳塘新绿却温柔。若教眼底无离恨,不信人间有白头。

  肠已断,泪难收,相思重上小红楼。情知已被山遮断,频倚栏干不自由。

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站务邮箱:support@guship.cn

辛弃疾 - 鹧鸪天·代人赋 - 创作背景

鹧鸪天·代人赋写作背景, 鹧鸪天·代人赋历史背景是什么? 鹧鸪天·代人赋写作时间及背景

问题:鹧鸪天·代人赋写于何时?

答案:鹧鸪天·代人赋写于宋代

  公元1181年(宋孝宗淳熙八年)冬,辛弃疾遭遇弹劾,隐居上饶。这首词就是作者被弹劾解官后,在带湖闲居时所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辛更儒.辛弃疾词选:中华书局,2005:108-109
2、 傅德岷.宋词鉴赏辞典: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2008:346-347
广告位